#

多地农产品出现滞销:农民称明年宁可将地摞荒

多地农产品出现滞销:农民称明年宁可将地摞荒

时间:2012-11-28 15:39 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鸿运机械 点击:
本周视点:农民的收成 白岩松: 现在的网络经常制造流行词汇或者句子,比如“元芳,这事你怎么看”等等,而之前像“杜甫很忙”就很流行,但是最近这段时间,杜甫不忙,真正忙的是很多市长们,一方面要关注十八大,另一方面要帮助农民卖水果、卖蔬菜。当然,

  本周视点:农民的收成

  白岩松:

  现在的网络经常制造流行词汇或者句子,比如“元芳,这事你怎么看”等等,而之前像“杜甫很忙”就很流行,但是最近这段时间,杜甫不忙,真正忙的是很多市长们,一方面要关注十八大,另一方面要帮助农民卖水果、卖蔬菜。当然,是帮农民卖滞销的蔬菜和水果。这样的新闻前年有,去年有,今年似乎更多,几乎已经成了这个天冷了之后的规定动作一样的新闻。可惜,这样的新闻外表看着很温暖,市长帮农民卖菜、卖水果,心系百姓。但是往里面看,却不温暖,反而很冷,为什么农产品滞销现象此起彼伏?光靠市长帮着卖行吗?问题出在哪?如果农民将来都不种地了,又该怎么办?《新闻周刊》本周视点关注“市长很忙,农民很慌”。

  短片一:又见滞销

  (一组农民同期,滞销状况)

  山东菜农:这个卖不了多少钱,两毛五一棵。

  (明年)荒着地也不种了,这个地什么也不种,叫它闲着长草也不种了。收不回本钱来。

  价格现在大约1毛多钱,一毛钱左右。现在基本上连成本也保不住。

  陕西果农:我们村现在这克伦生葡萄,200多亩至今还一颗没卖。

  山东果农:今年没人要了,贵贱没人要。

  广西菜农:那边还有几千亩地没有采收的,可能还要下雨,可能还要烂掉。

  解说:最近一个月来,农产品滞销的新闻又开始在全国各地出现,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的滞销品种似乎更多,除了蔬菜,还有水果。而滞销的量,似乎也格外大,动辄数以万斤。

  湖南果农:产量接近六万斤,还剩两三万斤,非常着急,晚上睡觉都睡不着。

  一万七八千斤,卖了还不到一千斤,剩下的就放着,或者明年春季没人要就倒了。

  陕西果农:这两天卖不了,确实话就说孩子上学啦,屋里开销啦,也就有些紧张了,全靠这了。

  解说:与果蔬滞销相伴的,是各地的媒体纷纷行动起来,号召大家购买爱心菜、爱心果;一些政府官员也主动出击,帮助本地农民做推销。人们对这样的情景并不陌生,最近几年每到蔬果滞销时都会上演,遗憾的是,这些只能救急,却不能阻止新的滞销潮到来。记者在中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山东寿光了解到,目前的蔬菜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下跌近两成,白菜、芹菜等几个品种甚至跌了50%。

  山东寿光蔬菜价格指数中心经理国明茜:第一就是天气的原因,因为整个十月份天气晴好,非常适合蔬菜的生长,大量上市,这样就造成蔬菜价格下跌的走势。第二个就是种植面积扩大,像寿光山药去年是1万亩,增加到今年的3万亩,芹菜、白菜、尖椒、西葫芦都因为种植面积扩大而滞销。

  解说:种的人多了,产量超过需求,价格自然就下降,在专家看来,这是最近几年蔬菜水果频频出现价格暴跌的重要原因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:

  我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了,很多打工的农民返乡了,知道他们返乡第一件干的事是什么吗?都不再种粮了,都去种什么?就是种蔬菜和水果,因为他种粮食太不赚钱了。我们知道现在种小麦基本上是赔的,大米和玉米的收入也不高。但是我种一亩蔬菜弄好的话,弄个几万块钱是很正常。但是你种粮食,几百块钱。

  解说:今年滞销最严重的几种蔬菜和水果,几乎无一例外出现了大规模扩种的现象,比如在广西南宁的苏圩镇,因为去年辣椒价格好,许多农民就把水稻或甘蔗拔了改种辣椒,现在全镇每天都有40万斤辣椒等着卖,往年7、8毛一斤供不应求,今年3毛钱一斤还没人要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:

  为什么老的蔬菜产区问题小呢?老的蔬菜产区自己的流通渠道特别好,我在全国各地东方不亮西方亮,因为我们国家太大了,况且中国不亮别的国家亮。原来山东的大蒜特别多,他们就开拓海外市场,苦就苦在新的进入者他不知道市场在哪,老是坐等,在家门口等。一不上门收购了,就惨了,就砸在手里了。

  解说:在今年的蔬果滞销地,几乎记者采访到的所有农户都提到,今年没有收购商上门,而他们除了被动等待,几乎毫无办法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:日韩这些国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,为什么?原因很简单,像韩国的农民我专门去看过,韩国的农民都得加入农协,加入农协,这些种的农民,种完之后就不管了,立马把这些菜拉到各个加工车间去,加工以后,农协又在城市设了很多超市,就是农贸市场,他自己从田头到餐桌都是在农协系统下,每一年我的这些超市大概要卖多少量我很清楚,所以不会盲目地生产,根据需要来生产。不像我们国家的农民,基本上需要多少不知道,反正比种粮赚钱我就要干。

  白岩松:

  有人说,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很像中国股市,起伏、波动都很大,偶尔涨,但经常是跌,并且偶尔一涨,反而更容易导致下一次的跌。国际市场涨,我们不跟风,国际市场跌,我们就暴跌。表面上看好像是这样,但是把农产品市场与股市相比,其实并不稳妥,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,它如果像赌场,你可以不进去,但农产品如果农民都不种了,我们吃什么去?日子怎么过?也因此,每当农产品出现大范围滞销,各级政府就格外着急,因为这是关乎着老百姓日子的大事,更关乎着如果农民今年赔了大钱,明年谁来让我们吃饱吃好?但是,仅靠市长来吆喝行吗?问题到底出在哪儿?

  短片二:

  现场:老人在地里刨红薯

  村民:没薯,都泡没了,都泡烂了,这个红薯根子多粗啊,要是不涝,它结的果子最少能结二斤。

  记者:您种了这样的红薯地有几亩?

  村民:我种了两亩多,二亩半吧,就算一亩刨不少(红薯),也赔了。

  解说:

  这里是沧州市沧县的大白头村,因为村中的土地是沙性土壤,格外香甜的白头红薯在整个沧州也是出名的。但今年,村民们的境况显然不是太好。

  记者:去年这一亩地能产多少红薯?

  村民:这红薯要是有好地,有劲,也就是4000来斤。

  记者:去年的红薯多少钱一斤?

  村民:去年的红薯,一般的情况下,刨出来,一包买,八毛到一块(每斤)。

  记者:3000多块钱?

  村民:对,弄3000块钱弄得了,比种棒子强,为什么我们白头都种红薯啊,家家户户种,没人的,他也种个千儿八百棵,够自己吃,不卖了。

  记者:今年红薯淹了,预计能产多少红薯?

  村民:他还哪儿有啊,都绝收,绝收了。

  解说:

  因为今年7月份的那场暴雨灾害,沧州地区降水量达到200毫升,很多地势较低的田地,水都积到了膝盖位置,玉米大幅减产,而泡在水里的红薯,即使结了果,也就烂在了地里。

  大白头村合作社负责人杨海峰:

  今年由于雨下的比较集中,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吧,造成田间积水,红薯坏的很多,而且不能够长时间储存,所有的农户收获了以后,急于销售出去,造成集中上市,本身坏的这么多,集中再上市,品质再次点,造成价格也是低。

  解说:

  如果不是夏天的连续降雨,红薯原本应该是大白头村村民的增产增收点。去年,红薯地头收购价格能达到1元/斤,如果是村民自己拿到市场上,可以卖到1.2-1.5元/斤,这样的收益,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地区传统作物,小麦和玉米。

  大白头村合作社负责人杨海峰:

  由于去年的收益比较好,今年种植面积应该是有扩大的,扩大了以后,造成了春季秧苗特别紧张,抢购秧苗,种植面积能够增加百分之二三十吧

  记者:往年秧苗价格是多少?

  大白头村合作社负责人杨海峰:

  三分到五分,今年是一毛,一毛,一亩地3000棵就是300块

  解说:

  全村8000亩农田,今年1000亩种了红薯,种的人多了,秧苗自然贵了,但一场洪涝过后,除了一些田地在高处的,其他村民的投入就打了水漂。

  村民:今年八毛,实际上八毛吧、一块吧,也比种棒子强,它产量高。

  解说:

  相比绝收的村民,这位老人显然幸运的多,尽管只种了三分地的红薯,但也收了一千五六百斤,家里面还种着小麦、玉米、花生,但比较起来,红薯的纯收益还是远高于其它作物。

  村民:人工不多,为什么,种了就没事了,这不打药,光等着刨了。

  解说:

  技术含量低,人工占用少,土壤条件又合适,把红薯作为主要经济来源,农民做出这样的选择无可非议,但在自然灾害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,今年的大白头村,显然没能迎来预期中的丰产增收。

  大白头村合作社负责人杨海峰:

  记者:有在您这儿预定秧苗、化肥之类的吗?

  答:今年没有了,每年现在已经开始了,现在我们还是每天出去搞宣传工作去,但是农户的积极性特别低。

  记者:去年这个时候预订的秧苗大概是多少?

  答:反正也能有几百亩吧。

  记者:今年呢?

  答:今年没有,没人想种这个(红薯)。

  白岩松:

  长期的农业社会让中国人对“丰收”一词格外的有好感,可采访农民,尤其是采访农产品滞销的时候却发现,丰收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,某种农产品一丰收,价格肯定往下走,农产品丰收了,往往让农民收入不丰收,有时候还欠收。于是,明年农民跟着感觉走,跟着市场走,一块儿去种冷门的农产品,结果又把冷门的弄丰收了,价格又往下跌,似乎受伤的最后总是农民。这个时候,人们开始想,就不能把对农民的帮助和指导提前一些吗?比如今年买种子、买化肥的时候,不就看出明年农民要干什么了吗?能早一点帮他们,而不是害他们吗?

  视点三:农民的收成

  【广播站】王林清广播

  “今年小麦价格是1.18到1.2,小麦价格近期可能还会上涨的,各家不着急用钱的,有地方的,就先放一放……”(大意)

  解说:

  王林清是河北沧县达子店村一家合作社的负责人,他自己承包了130亩土地,平时还为农民们提供些技术指导和信息交流。今年小麦价格不理想,王林清和同行们商量了一下,打算把手里的小麦再压一段时间,等收购价涨上去再出售。

  王林清 河北沧县富民合作社负责人:最近国家出台了一个小麦明年收获之后最低保护价格,在过去的基础上,每百斤增加10块钱,\但是大家担心的一点,\棉花的肥料、玉米的肥料,包括蔬菜和其他东西,按照以往的规律来说,他也会上调,价格上扬,上扬的速度比国家补贴的每百斤小麦10块钱要高,要快。所以大家感觉政策非常好,但是很无奈。

  解说:

  河北沧县以种植小麦、玉米为主,而小麦又是国家储备粮,每亩地国家补贴80元左右,没有水果蔬菜那样大规模滞销的压力。王林清算了一笔账,今年小麦的收购价是每斤1.18元,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每亩地能卖560元,而算上种子、化肥、浇灌、人工的投入,种植成本每亩699元,一亩地要亏139元钱,算上国家补贴也是入不敷出。种菜风险大,种粮又不挣钱,沧县的小麦种植面积连年下降,很多农民开始改种投入较少的玉米、红薯,甚至摞荒出去打工。

  村民:我们这里产量还是可以的,要是不打人工种地还是赚钱的,要打人工,种地就赔钱了。

  王林清 河北沧县富民合作社负责人:这一年老百姓一家子地有时候几亩,多的十几亩地,每一年的纯收益2000多块钱,辛苦这么一年收入2000块钱,他不如打工挣上一两个月呢。所以他们就感觉种地真的很无奈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:小麦一般要灌几次,灌一次四五十块钱,灌几次之后,小麦利润就没了,所以就不种了,\前些年湖南、湖北有很多人不再种水稻,\这样时间长了,会对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有影响。

  解说:

  按照以往的经验,村民们预感到,小麦收购价的提高,必然会伴随着农资产品的涨价,而眼下这种预感已经成为现实。新一年的化肥种子预订开始了,价格比今年还要高。

  沧县北阁种子站工作人员丁浩:这两年种子波动,每一亩地会增加3-5块钱左右,\化肥的增长每年会增加10块钱以上。总的来说,需要的种子、化肥、农药、这两年增加了50块钱左右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:现在大家认为有三个新的功能剪刀差,其中一个就是种粮食的收入和种经济作物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。其他两个就是外出打工的收入和在家种地的收入,也越来越大;农资涨价的速度和粮食涨价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大,因为农资涨得快,粮价涨得慢\像日本这些农民,我自己当个农民,和我的兄弟在大学当教授,他们两个的工资差别不大,不大你怎么来解决?基本上靠政府给他有很大的补贴

  【图表】1995年小麦0.68元/斤 2012年 1.2元/斤 涨幅76%

  1995年化肥8元/斤 2012年20元/斤 涨幅150%

  解说:

  在王林清的账本里,从1995年到现在,小麦收购价每斤只涨了6毛钱,远远低于化肥和人工的涨幅,今年种下的小麦明年会不会继续赔本,他心里也没有底。11月份,正常生长的冬小麦应该已经长出麦苗,而在达子店村,有近三分之二的农田依然满是荒草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:在生产最重要产品的农民收入是最低的\这个时候,联动机制必须要建立起来,因为粮食太重要了。\我的粮价涨的话,不说按去年的基础涨多少,而应该根据今年整个农资涨了多少,农民的工资涨了多少,而经济作物又涨了多少,在这算一个平均数,在这个基础上来调整粮价,如果粮价低于这个调整速度,我增加给农民的补贴,让农民感到合算。否则如果这样下去的话,是很危险的。

  白岩松:

  如果农产品丰收,可农民的口袋欠收,这样的情况一多了,久了,农民又会做怎样的选择呢?有的农民已经说了,种地不挣钱,不如打工,于是今年没挣着钱的农民,明年可能就有人加入到出外打工的农民工大潮之中,而时间长了,谁在未来种中国的地呢?十八大报告当中强调,要重视实体经济,在农业中,种地是最根本的实体经济,而如果种地总赔,这个基础就会越来越脆弱,问题摆在这儿,我们将如何解答?仅靠市长们忙活,就够了吗?

相关标签:食品设备(63)食品机械(63)食品(63)茶叶(63)瓶(63)塑料袋(63)pvc(63)

    中国食品机械代表企业--中国食品机械十大制造商--中国食品安全协会理事会员--全球食品机械优质供应商